56、第五六章(2 / 3)
&esp;&esp;“孤是为了救德柱,才想找汗阿玛求情的,但是除了德柱以外,还有更多的人像他一样的情况,那些人孤要不要救他们?如果救了会给汗阿玛带来麻烦吗?如果不救,会不会显得德柱太特别反而惹来了祸患?”
&esp;&esp;“救德柱又该救到什么程度呢?是将他留在孤的身边?还是让汗阿玛将他调走?可是这样劝说对汗阿玛不好,他已经下令要严查了,张太傅说,君无戏言,孤不想要让汗阿玛为难。如果汗阿玛答应了留下德柱性命,改成了流放呢?孤还要不要继续去救……”
&esp;&esp;胤礽十万个为什么又开始了,一个接着一个抛给杜立德。
&esp;&esp;难以想象,一个五岁的孩子竟能将这其中的关系思索得那么深奥。
&esp;&esp;杜立德听着小家伙苦恼的讲述,内心震撼,这样的才思敏捷,这样清晰的表达,不愧是仙人教导出来的天纵之才!
&esp;&esp;“殿下……”
&esp;&esp;“呜,他们说的都不一样,孤现在自己都觉得乱,还怎么去说服汗阿玛啊!”
&esp;&esp;杜立德哭笑不得:“殿下,您先别急,待老臣为您慢慢梳理其中关键之处。”
&esp;&esp;“您的目的,是想要救德柱,是吗?”
&esp;&esp;胤礽点点头。
&esp;&esp;杜立德琢磨胤礽语序混乱的话,温声问道:“您说服皇上救助德柱的理由,总计有三论,其一,仁慈,其二,按律办案,其三,不浪费人力。却又畏惧仁慈会给皇上惹麻烦,按律办案会影响了皇上的威严,老臣说的可对?”
&esp;&esp;胤礽眼眸一亮,顿时来精神了:“对对对!”
&esp;&esp;“殿下想将德柱救出来,又怕皇上按照您说的第三点,将德柱及其家人送去做苦力,于是又为了之后的事情而苦恼,并且觉得自己太贪心了,是吗?”杜立德无奈笑道:“您的底线,就是德柱活命,是不是?”
&esp;&esp;全部都中。
&esp;&esp;胤礽:“不愧是太师傅!孤就是这个意思。”
&esp;&esp;“嗯,”杜立德沉吟片刻,温温吞吞地说道:“能思索得这样全面,并且进行自审,殿下已经很优秀了,而您所说的‘多疑’与‘优柔寡断’,正是源于此。”
&esp;&esp;提到这两个词,杜立德笑得肚子都酸了,硬是憋着忍了下来。
&esp;&esp;这是哪儿来的小活宝?
&esp;&esp;胤礽听杜立德不说话,忧心忡忡问道:“太师傅,这毛病能治吗?”
&esp;&esp;杜立德轻咳一声,掩饰住自己抑制不住的笑:“殿下会质疑一人之言,那是好事,您还未学到《资治通鉴》吧?”
&esp;&esp;胤礽摇了摇头:“那是孤十岁要学的课。”
&esp;&esp;“《资治通鉴》中有这样一句话‘兼听则明,偏听则暗’,老臣想,这句话比‘多疑’一词,更适合您现在的心境。”杜立德道:“您所学知识还太少,会犹豫不决也是情有可原。您只能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,将选择进行利弊、得失的衡量,得出能将利最大,将弊最小的决定。您会觉得自己是‘优柔寡断’,正是因为您不自信也不够勇敢去面对啊!”
&esp;&esp;“您也别为难自己,您的人生才刚开始,皇上在倾心培养您,保护您,您也不必就这样急切地要长大。这个时候您只需要说出最想要的是什么,不如将难题抛给皇上,让学问渊博的皇上来进行利弊衡量,得出最好的结果就够了。当然,若是您能将刚才对臣的话勇敢对皇上问出,老臣想,即使皇上再忙碌,也会欣喜于您的思考与成长,为您好好讲解他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。”
&esp;&esp;“汗阿玛会说等孤长大再说,”胤礽对对手指,低落道:“他觉得孤是小孩子,不懂事。”
&esp;&esp;“皇上只是觉得您所积累的知识还不足以去听懂那些,也不足以去思考那么深远,”杜立德慈祥道:“您若想要不被当做孩童,就要证明自己能够听懂深奥的话,在老臣看来,殿下已经有能力提前学习《资治通鉴》了,此事过后,您若还愿意来找老臣,臣可以为您解说《资治通鉴》。”
&esp;&esp;学问渊博,性子宽和的杜立德,在胤礽的心目中成了最最最厉害的学者与师长。
&esp;&esp;别人都在告诉他应该怎么做,不该怎么做,每一个人都将想法强加到胤礽的身上,唯有太师傅,他告诉胤礽:你这样思考是对的,你的质疑是对的,如果不能拿定主意,那就多读书,我会帮你,教你怎么去学会思考,学会辨认,学会自己权衡得失来做决定。
&esp;&esp;“现在,殿下不妨静下心来,随老臣来将您要找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