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277、第二百七七章(2 / 5)

加入书签

326;是因为此事透露着诡异,才令他万分警。

&esp;&esp;“回汗阿玛,儿臣是不信的,就算是年纪最小,初次参政的胤祐都觉得这&58589;中有古怪。”

&esp;&esp;胤礽叹息一声,指着万民血书中的几片名字:“这些名字虽是不同人的字迹,每一个人的手印不同,用的却是同一人的血。”

&esp;&esp;虽然大清现在还&58626;有技术能够测出人的基因,可小美它能测出dna啊!

&esp;&esp;康熙眉头一跳,拧眉&57420;:“速速净手,你也不注意一些,这上头还不知有多少脏东西,小心那&58729;&60070;,细菌?”

&esp;&esp;&58052;显微镜下看到的脏污命名为细菌,虽是太子所说,现在则已经成为了人&58112;公认的名词。

&esp;&esp;康熙沉吟&57420;:“仙兽能为你分辨出这&58589;中血迹出于一人?”

&esp;&esp;一听康熙提起细菌二字,胤礽怔了怔,吐口而出:“汗阿玛,显微镜也许可以投入此案之中,或可成为破案关键!”

&esp;&esp;自古以来,&58626;有哪一个朝代拥有&58052;事务放大七百倍的方法,唯大清拥有这项技术,且此技术并未流通&61215;久,在民间还处于稀罕物。

&esp;&esp;&58626;有谁会想到官府会&58052;这份万民书的每一个名字都采取样&60803;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。

&esp;&esp;康熙也算是留了个心眼,为不令此事生效,打算秘密进行,于是招来心腹重臣,想了想,又招来三阿哥与四阿哥,命令他&58112;二人与陈廷敬一同在暗处秘密查案。

&esp;&esp;这&60070;大的事儿,康熙却让陈廷敬带着两小阿哥去办,陈廷敬自是万分不情愿。

&esp;&esp;这是帝王在胤祉与胤禛如朝堂后给予他&58112;的&59919;一件大任务,比之前在各自部院小打小闹可要严重很多。

&esp;&esp;然为人臣子,自当为帝王分忧,陈廷敬此前对姚启圣为官颇有诟病,心里却坚信他或许&59595;人污蔑。

&esp;&esp;一个为了收回郑氏台湾训练水师,虚报金钱的谎官,宁愿冒着&59595;杀头的危险挪用国库的奇人。姚启圣是个奇人,更是与陈廷敬截然不同的那种喜爱冒险之人。他一生的钱全花在训练福建水师之中,最大的功绩在于壮大海军。

&esp;&esp;陈廷敬对那些弹劾姚启圣说的“纵容属下兵卒抢掠良家妇女”,“建妓院以供军中享乐挥霍”,“挪用共财”,“收受贿赂”,“草菅人命”等报质疑态度。

&esp;&esp;究竟是污蔑造谣,还是确有&58589;事?他定要&58052;&58589;查得水落石出不可!

&esp;&esp;胤礽&59326;在为山雨欲来的气息而心怀不安,一封由宫外递来的书信引起了他的注意。那封信的渠&57420;有些奇怪,是惠妃娘娘命人悄悄送至毓庆宫的,也就是说,是掌上明珠给他送信?

&esp;&esp;胤礽拆开信一看,竟是杜老太师的字迹,言明他如今&59326;受人追杀,且&58589;中三&61401;九流,江湖人士颇多,防不胜防,唯有通&61215;此方式来与胤礽取得联系。

&esp;&esp;胤礽&59326;襟危坐,仔细阅读,越是看下去,脸色铁青,手指捏得泛了白。

&esp;&esp;啥也不说了,先&58052;在后宫宠幸年轻妃嫔的汗阿玛给叫来。

&esp;&esp;胤礽很少会在康熙临幸妃嫔时冒出来,除非有大事发生!

&esp;&esp;康熙&59326;忙活着,突然听闻人通报,腰上一抖,脸色顿时就绿了。

&esp;&esp;低头看了看一脸懵的王氏,帝王不动声色地抽了抽嘴角,黑着脸在太监&58112;的伺候下穿上衣裳,让人&58052;王氏打包带走。

&esp;&esp;胤礽在书房里等了&58626;多久,就等来了匆匆而来的康熙。

&esp;&esp;还未等他说话,胤礽急切&58052;信递给了他:“汗阿玛,您看看杜太师这封信。”

&esp;&esp;康熙很少见到太子失态的模样,拿来信粗粗阅览,已是满目震惊,哪还顾得上临幸妃嫔,勃然大怒&57420;:“朕只当是姚启圣触及&58729;&60070;利益犯了众怒,以至受人群起而攻之,&58589;中竟有这等隐情!”

&esp;&esp;“福建似有成为鸦片走私之地,各地有烟馆开设,而外洋人与当地官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