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大明话事人 第418(1 / 2)

加入书签

同时还有点该死的好奇心,林大官人挨打受伤这种事,实在很难见到啊。

金士衡代表众人问道:“朝廷如何处理?要不要我们集体前往礼部抗议和声讨?”

林泰来摆了摆左手说:“不必了,我已经获得足够的赔偿了。”

众人不敢相信,朝廷的效率这么高了?

林泰来懒得过多解释,直接问道:“你们有没有可靠亲戚在京城做官?官职在部院,品级不要超过四品。”

众人面面相觑过后,只有来自吴江大族的沈珫说:“我有一个族兄,现任员外郎。”

金士衡和王禹声的父亲都已经退休,陈允坚有个同族叔父在外地做官,董其昌和周应秋目前家里没人做官。

林泰来便对沈珫说:“那你这个族兄就很合适了,如果他有兴趣,可以让他去会试当个同考官!”

众人闻言大吃一惊!你林泰来还能有本事指定一个同考官人选?

江湖传言,这些名额是内阁大学士和礼部尚书的禁脔!

林泰来抚摸着右肩说:“礼部沈公仁义啊!见我情状可怜,就私相授受了一次。”

众人无语,如果被打伤后就能获得这样的补偿,那他们也想试试看。

正在这时候,首辅家大公子申用懋来了,并被带进了前厅里。

环视一圈座中,发现都不是外人,申用懋就直接说明了来意:

“林泰来!家父请你过去深谈,顺便商议吏部左侍郎的人选!”

众人三观再次受到了冲击,一起默默的起身告辞。

大家都是应试考生,为何却不像是同一种生物?

如果不是大家都认识申用懋是谁,只怕还以为,申用懋是林泰来请来的演员。

申用懋抱怨说:“常言道,事不过三。我这已经是第三次来请你了,你就不能认真应对一下吗?避嫌也不是这么个避法!”

“还是万历朝好啊。”林泰来感叹说。

申用懋:“???“

你林泰来突然蹦出这句话,又是何意?

林泰来解释说:“如果在以前,我这样小小应试举子敢拒绝首辅三次召见,弄不好就要被首辅怀恨在心,人头落地,或者剥夺功名了!”

申用懋拍了拍林泰来的右肩,“别阴阳了,你就说去不去吧?”

(本章完)

------------

恐怖的三年之约

林泰来不想在家里白养一个没用的闲人,于是就跟着申用懋,前往申府拜访首辅,哪怕此时天已经黑了。

毕竟事不过三,再不去就太不给面子了,未来两三年,还要靠申首辅在前面挡炮火。

两府之间就隔着两个路口,所以就步行走过去。

申用懋看着围绕身边的几十条彪形大汉,很无奈的对林泰来说:

“只是去我们申家做客,你至于带着这么多打手吗?我大明朝廷风气,其实不流行打打杀杀。”

林泰来答道:“我上次在京师,结下的仇家不少,有勋贵,有外戚,有厂卫,都是习惯了粗暴行事的。

如今我右肩受了重伤,就怕有人起了歹意,想着趁机报仇。故而要小心为上,多带人手以保万全。”

申用懋不得不承认,被这样几十条大汉拱卫,是挺有安全感的,传闻中这些大汉都是真正的百战精锐。

又一边走着,一边随口闲聊着问道:“京师官宦人家在京师定居后,如果家中全用乡人就太麻烦了,各种成本昂贵,而且多有不便利。

所以大都是从本地或者周边雇佣或者购买一部分家奴婢女使用,等离京时,再把这些人遣散了。

像你这样全是从老家带人的真不多见,你现在府中有五六十打手了吧?他们都能随着伱久在京师,不想着回苏州么?”

此时申用懋已经默认,林泰来肯定能中进士做官,然后久在京师了。

林泰来却不认为这是问题,不以为意的说:“不要紧!我们林家人手充足,这样等级的打手在苏州还有几百个!

如果我确实要定居京师时,就与苏州之间进行定期轮换,苏州那边的打手轮流上京师值宿,两年一换。”

申用懋直接感受到了林泰来的惊人气势,以及人力资源之充沛。

几百个听着似乎不多,但这都是战斗经验丰富的精锐,不是凑人数的佃农雇工。听林泰来的意思,这几百个还是脱产常备的。

啥家庭啊,能养几百个如此强壮能打的脱产常备“军”?

其实申用懋回一次苏州就明白了,也不完全是林氏集团的人都能打,而是苏州能打的人近两年纷纷主动投奔林氏集团。

不过申用懋还是懂了,这可能就是父亲贵为首辅,却对林泰来十分宽容的原因之一吧?

毕竟父亲迟早要荣休回苏州并颐养天年,而且申家子孙也要在苏州混的。

不过申用懋又觉得有哪里不对,但一时也没想起来。又走了两步,他才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